找到相关内容176篇,用时9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大乘佛教伦理现代化重建课题试论

    意味。律则不然,专指为了僧伽本身的团体秩序与存续,僧伽成员必须遵守的客观规范,故有超越成员的个人意志而自外强制奉行的他律(heteronomous)性格。在东亚佛教,由于连用「戒律」一辞,多半当做僧伽...精神发展、历史文物等等在内的整个佛教文化的保存与创新)等等关系佛教传统在世间世俗的现代化落实、存续、创新与开展其为密切,其中当以戒律门亦即佛教伦理的现代化重建课题为首要而最迫切。此一课题如未获致适当...

    傅伟勋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195470794.html
  • “东山法门”百丈怀海·《禅门规式》

    ,影响甚微,生存问题也不突出,至道信、弘忍所开创的“东山法门”,禅宗才算真正形成,坐禅与劳作并重可说是“东山法门”的显著特徵。经过六祖慧能及马祖道一的创新,事关禅宗存续的精神层面(即禅学思想方面)可以说已达到登峰造极、後人很难超越的程度,而事关禅宗存续的物质层面(即禅僧的生活方式、僧团的组织建设和制度设计等方面)则无疑还有很多事情要做。历史没有选择别人,而恰恰选择了百丈怀海来做这些事情。   ...

    黄奎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6312779488.html
  • 以佛心为己心 以师志为己志——泰宁庆云寺慈航菩萨圣迹寻踪

    存续佛教火种。当年追随和亲近他的学僧与法师不下百人,后来多有成就,且不乏现代佛教开拓性之人物,如尚在世的:台湾的星云大师、净良长老、了中长老、真华长老、宽裕长老、广元长老、晴虚长老;旅菲的自立长老、唯慈...观音圣号;切忌手摸头额、胸口、手脉及鼻息,不但于我无益,反害于我。六十高龄,我已喜欢舍寿,切忌医药、针灸。”下署:“慈航亲笔,谢谢。”困境之中,屡办佛学院,抢救爱护青年僧宝,存续佛教火种。当年追随和亲...

    本性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8364679634.html
  • 佛教文化与现时代(笔谈)

    佛教在超越了时代的、地域的不同,能度过二千五百年的漫长岁月而能存续这个事实,我想现代乃至将来也不会改变的!那么,这一不会改变的东西,又会是什么呢?也就是说,这个不变的东西,按前所述把它限定于现代的话,...

    平川彰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551341875.html
  • 根(Indriya)

    不能称为根。   所谓根的特相(特征),就是眼等六根以心之所依为相,男女根以相(性器官)之差别为特相,命根以一期(一生)之存续为相,五受根有成杂染之相,信等五根有作为净资粮的相,三无漏根有成清净的特相...

    水野弘元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05147998.html
  • 由物理科学观谈佛法的境、行、果

    认为有个灵魂,要求永久保存,要让我的“有”永远存续下去,所以“我”要回到上帝的怀抱,永远在天堂享受。这些落入常见的人,可以看到缘起有,可是不能得到胜义空。落入断见,见解错误,在行上就会有偏差。唯有证因缘...

    郑振煌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163250222.html
  • 错误的无我见

    "、等于"无自性"。 由此可知,"自性"意味着是"永远存续(常)、自主独立存在(一)、中心之所有主(主)、支配一切(宰)"的本体(注6)。故而,"无我者即是空",在更深一层的意义上说,正说明了"无我性...

    青 平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05850860.html
  • 佛教与法律

    大德!毗尼藏(律藏)是佛法之寿,毗尼藏住,佛法亦住。”所谓法住僧住,可见戒律的宣说奉行,攸关僧团的兴亡,正法的存续。  律载制戒有十种利益:“一者、摄僧故;二者、极摄僧故;三者、令僧安乐故;四者、折伏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235851245.html
  • 佛教小学十课

    欢喜无有,以为此我于身坏死后,是断、是灭,死后更无存续,故为寂静、胜妙、真实。诸比丘,是名或者过度。诸比丘,如何为具(正)眼者而见?诸比丘,兹有比丘,见五蕴如实,既见五蕴如实,便为它们的厌离、离贪与灭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434153368.html
  • 宗教搭台,社会唱戏——用“佛教社会”来建设“和谐社会”?

    其所谓“社会”,作为人际关系的整合,是一切自我存续的人类群体,具有相对独立的行动领域,自身享有比较独特的文化和制度。就中国当代的社会建设而言,它应是国家与市场之外的一大领域,既...

    李向平

    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14543655466.html